《哪吒之魔童降世》創造了票房奇跡
國產3D動畫電影受到廣泛關注
3D動畫是如何一步步被創作出來的
其中又有什么技巧與靈感的閃光?
不久前,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3D動畫與視覺特效系主任肖恩·蒂林來到廣州美術學院,與同學們分享了他在3D動畫制作中的技巧與體會。
快跟著小咩一起來學習干貨吧~
源自生活的靈動有趣
講座上,中文并不嫻熟的肖恩通過肢體動作傳遞著他的想法,每講到興起,他便揮舞雙手,做出動畫般夸張生動的表情,充滿動畫人的活力。
肖恩展示了他獨立制作的幾部動畫短片,短短幾十秒就呈了一個個有趣的小故事。
動畫里搖頭晃腦的藍色小方塊萌翻了所有人,肖恩表示這個可愛的角色是他以日常生活中的小物品為原型設計出來的。
“角色的設計要以簡潔為主,抓住你想表現的特點。另外,角色的形象必須足夠鮮明,才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除了角色,肖恩認為動畫的劇情也必須從生活出發,加以豐富的想象,最終才能創作出好的故事,“很多情節你必須自己體驗過,才會知道如何更好地去表現。”
突然有點小緊張
經年累月的耐心打磨
3D動畫的制作周期漫長,如《哪吒之魔童降世》,就是60余家制作團隊、1600多動畫人歷時3年打磨的成果,非一朝一夕之功。
肖恩表示,即便是像他這樣的熟手,做短短十幾秒為朋友慶生的動畫也需要花掉一個周末,而一個成熟的團隊制作一部數分鐘的短片更要耗費數個月到一年的時間。他笑著說:“我今年已經47歲了,在動畫行業,你必須要有時間與耐心。”
設備消費是3D動畫制作無法忽略的現實問題,肖恩建議同學們,“一部長篇動畫的制作周期要持續幾年,我們必須保持軟件的更新。而要適應新軟件的配置要求,硬件的更新也必不可少,這些都比較花錢,但也絕對值得?!?br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扎根本土的文化情感
在校園講座之后,肖恩還對比了中國與北美數字藝術的特點,他認為兩地動畫最明顯的不同在于故事內容:北美的故事多數基于個人主義,講述個體如何克服障礙變得更強,情感通常比較外放和簡單;而中國的動畫則注重集體的平衡,故事多關于集體如何解決困難,情感上更加成熟和細膩。
肖恩觀察到,近年中國數字藝術界掀起了一股鮮明的中國風風潮,這不僅體現在人物和場景設計上,還反映在與中國文化相一致的更為柔和的表演風格,代表作之一便是奪得金龍獎最佳動畫獎桂冠的《哪吒之魔童降世》。
肖恩老師的熱忱跨越了語言
生動地講述了一個跨文化學者
對3D動畫的種種經驗與體會
小咩也期待著
中國動漫學子們揮灑的汗水與靈感
能成為中國動漫星河中最亮的星!
2019“漫畫節進校園”系列活動回顧
聶峻:感悟生活,慢節奏創作
日本正太來襲:《少年風色》主題畫展
動漫有道,樂在其中:進校園第一站
肥志:打造“萌系二十四史”
CICF|CACC
漫畫節官方網站:http://cicfcn.com/cacc
金龍獎官方QQ:622000432
金龍獎官方郵箱:cicfcacc@vip.qq.com
咨詢電話:020-37616078
金龍獎官方微博:@中國動漫金龍獎
金龍獎官方微信:CACC金龍獎